一、单选题
1.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面向全体学生 b.能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
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a.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b.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c.在班级秩序上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d.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有的人事先就确定了参观计划,计算时间是否充裕,重点看哪些内容,进入展厅后就有条不紊的、详略有别地观看;而有的人则喜欢到了再说,进入展厅后哪里人多就往哪挤,认为人多处定有精彩的东西,或是在某一处看得高兴而全然不顾其他。这体现了性格的()特征。
a.理智 b.意志 c.情绪 d.态度
4.记忆一列英语单词,如果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最终也会记住,但记忆并不是很牢固;如果采用分散复习或尝试背诵的方法,记忆的效果和效率一下子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体现了学习策略的()
a.有效性 b.过程性 c.程序性 d.主动性
5.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团结协作
二、多选题
1.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主要指生计教育、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a.公民教育 b.美德教育 c.卫生教育 d.文艺教育
2.以下活动运用了实际锻炼法的是()
a.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b.委托学生每周轮流担任班长
c.开展“讲解、谈话、报告、讨论”等形式的班会 d.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其试卷不单纯用选择题和判断题,更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等题型。原因有()
a.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
b.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c.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
d.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
4.下列关于课堂气氛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学生方面的因素始终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b.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一般型、对抗的这四种基本类型
c.教师的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d.在一堂课中,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5.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有( )
a.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b.学习权
c.公正评价权 d.人身权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2.c【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a【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在认识事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个体差异,主要反映在人的观察活动、思维活动、想象活动和记忆活动等方面,如观察精细、敏锐或粗略、迟钝,善于独立思考或爱搬用现成答案,想象丰富或缺乏想象力等。我们从参观展览会的人的行为就可发现其性格理智特征的不同:有的人事先就确定了参观的计划,盘算了时间是否充裕、重点看些什么等,进入展厅后就有条不紊、详略有别地观看;而有的人则喜欢抱着“到了那里再说,反正有东西可看”的态度,进展厅后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挤,认为人多处定有精彩的东西,或是在某一处看得高兴而全然不管其他。
4.a【解析】学习策略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有效性: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实际上是相对效果和效率而言的。(3)过程性: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程序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题干描述中不同的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学习效率,体现了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故选a项。
5.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相关知识。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书育人;反面:“不要误人子弟”。教师应当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二、多选题
1.acd【解析】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具体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2.bd【解析】a项运用了陶冶教育法,c项运用的是说服教育法,故选bd两项。
3.abcd【解析】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通过再认来解答;填空题、问答题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题、选择题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因此往往需要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故abcd四项说法都正确。
4.bcd【解析】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方面的因素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故a项说法错误。
5.abc【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